刘大夏〔明代〕
博带乌纱步骤迟,风流不似阵前时。将军岂是乖戎略,要使边人识汉仪。
刘大夏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偈颂三十首
释印肃 〔宋代〕
蝶恋花 次韵答魏鹏举
刘敏中 〔元代〕
江城梅花引 其二
刘辰翁 〔宋代〕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到春还、似不如闲。
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山村经行因施药
陆游 〔宋代〕
偈颂一百零四首
释绍昙 〔宋代〕
赠日者李成斋
徐元杰 〔宋代〕
瑞鹧鸪
佚名 〔宋代〕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 〔近现代〕
无漏子 景金本注云,三首本名更漏子 乐道
丘处机 〔宋代〕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 其二
程洵 〔宋代〕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