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朝天寒陇莫霜林,来往长悬反哺心。借女庭前双栗树,空山不用结巢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楼钥 〔宋代〕
重送杨明叔
梅尧臣 〔宋代〕
呈审知二首
赵蕃 〔宋代〕
蓦山溪
朱敦儒 〔宋代〕
生查子
吕本中 〔宋代〕
残春雾雨馀,小院黄昏后。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酴醾插髻云,岁岁长如旧。不是做词迟,却怕添伊瘦。
瑞鹤仙·倚阑观四远
吕胜己 〔宋代〕
送友人入京
刘宰 〔宋代〕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 〔明代〕
酬王伯虎
王安石 〔宋代〕
竹
蔡槃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