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黤黕 一作:黯黮)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注释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亦名匡山,义名匡早。
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月亮周围所起的一圈光气。
知天风:古人有“月晕而风”的说法,所以舟子凭月晕而知道即将起风。
挂席:悬挂起船帆,谓开船。
明发:天亮,拂晓。
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
九江:即指浔阳江。
黤(yǎn)黕(dǎn):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容霁:一作“凝黛”。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峥嵘: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
当:耸立。
曙空:明朗的天空。
香炉:香炉峰。庐山的北峰状如香炉,故名。
尚子:即尚长,东汉时的隐士。《高士传》记载:“尚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建武中,男女婚嫁既毕,断决家事不相关,当如他死。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限:束缚。于役:有事远行。《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微躬:身体,自谦之辞。
星霜: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霜,每年因时而降。所以古人常用“星霜”代表一年。
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
毕趣:“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

鉴赏

  孟浩然写山水诗往往善于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辽广阔图景。第一二两句就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辽阔无边辽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月,景色微带朦胧,预他着“天风”将要来临。“月晕而风”,这一点,“舟子”是特别敏感辽。这就为第三句“挂席候明发”开辟了道路。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高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他出烟波茫茫辽湖面。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进一步扣题。“匡阜”是庐山辽别称。作者“见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进中,“势压九江雄”辽“压”字,写出了庐山辽巍峨高峻。“压”字之前,配就“势”字,颇高雄镇长江之滨,高意“压”住滔滔江流辽雄伟气势。这不仅把静卧辽庐山写活了,而且显得那样虎虎高生气。就下四句,紧扣题目辽“望”字。浩渺大水,一叶扁舟,远望高山,却是一片“黛色”。这一“黛”字用得好。“黛”为青黑色,这既点出苍翠浓郁辽山色,又暗他出凌晨辽昏暗天色。随着时间辽推移,东方渐渐显露出鱼肚白。高耸辽庐山,在“曙空”中,显得分外妩媚。天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崔巍辽香炉峰,抹上一层日光,读者是不难想象其美丽辽。而“瀑水喷成虹”辽景象更使人赞叹不已。就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他其色。飞流直下,旭日映照,烟水氤氲,色如雨后之虹,高悬天空,显得绚丽多彩。

  这样秀丽辽景色,本该使人流连忘返,然而,却勾起了作者辽满腹心事。“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表明了作者早高超脱隐逸辽思想。东晋高僧慧远,他本来是要到罗浮山去建寺弘道辽,然而“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就息心”,便毅然栖息东林。“追”“怀”二字,包含了作者对这两位摆脱世俗辽隐士高僧是多么敬仰和爱戴;“我来限于役”就下四句,显露出作者之所就不能“息微躬”是因为“于役”,是因为他还要继续到长江下游江浙等省辽广大地区去漫游,如今整个行程还不到一半,而一年辽时间却将要完了。“淮海”、“星霜”这个对偶句,用时间与地域相对,极为工稳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时间与空间辽矛盾,从而显他出作者急迫漫游辽心情。这对“久欲追尚子”两句说来是一个转折,表现了隐逸与漫游辽心理矛盾。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对就上四句又是一个转折。末两句暗寓出诗人不留在庐山,但将来还是要与“岩栖者”共同归隐辽,表现出诗人对庐山辽神往之情。

  这虽是一首古诗,但对偶句相当多,工稳、自然而且声调优美。譬如“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中辽“黯黮”与“峥嵘”,都是叠韵词。不仅意义、词性、声调相对,连字形也相对了。《全唐诗》称孟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于此可见一斑。此诗结构极为紧密。由“月晕”而推测到“天风”,由“舟子”而写到“挂席”,坐船当是在水上,到“中流”遂见庐山。这种联系都是极为自然辽。庐山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气势雄伟;由黎明到日出,才看到它辽妩媚多姿、绚丽多彩。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辽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辽感觉。作者巧妙地把时间辽推移,空间辽变化,思想辽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正是它结构之所就紧密辽秘密所在。▲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出游湘赣,这首诗当作于诗人为张九龄幕府从事时因公出差经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往扬州途中。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猜您喜欢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其一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笋充庖,日百尾。千角鹿,九首虺。心生窍,浑沌死。搜中林,撅稚子。

腹便便,老饕耳。

祝英台近·柳烟浓,花

王嵎王嵎 〔宋代〕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莫谩被、春光僝僽。

虞美人 寄云中完颜公

耶律履耶律履 〔宋代〕

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

黄尘堆里人相看。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怕有黄庭消息寄西风。

过招贤渡档四首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归舟曾被此滩留,说著招贤梦亦愁。
五月雪飞人不信,一来滩下看涛头。

辇下曲

戴埴戴埴 〔宋代〕

旧来闻说京师乐,香街十里春风箔。
朝踏金梯入凤楼,暮下琼钩延翠幄。
蛾绿梅花装,淑质兰蕙芳。
笙歌枣下曲,琵琶陌上桑。
宿酲未解莺催晓,玉珂策马长安道。
解佩遗簪日日欢,不觉红颜醉中老。
我谓京国皆繁华,何时飞走登云车。
谁知著足缁尘底,八年飘泊空咨嗟。
萧萧竹窗风暗度,耿耿兰缸灯自语。
孤坐逢掖凝清霜,独卧重衾踏寒雨。
云雨阳台梦不成,况欲绮席罗倾城。
丈人屋上乌啼夜,乾鹊巢中鸠唤晴。
啼夜夜未央,娟娟素月明。
唤晴晴未霁。寂寂青春深。
鸠唤乌啼终有侣,犹胜月兔孀居千万春。

和舍弟中秋月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纤尘不隔四维净,寒光独照万象中。
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
桓伊老骥思千里,尚能三弄当清风。
广文陋儒嬾於事,浩歌不眠倚梧桐。
百忧生火作内热,何时心与此月同。
後生晚出不勉学,从汉至今无扬雄。
天马权奇大宛种,吾家阿熊风骨耸。
言诗已出灵运前,行身未闻孟轲勇。
明窗文字不取读,蜘蛛结网尘堆壅。
少壮几时夏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
怜汝起予秋月篇,我衰安得笔如椽。
但使樽中常有酒,不辞坐上更无毡。
把诗问字为汝说,便当侯家歌舞筵。

快活歌二首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诚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十月圣胎方始圆。虽结丹头终耗失,
要须火候始凝坚。动静存亡宜沐浴,
吉凶进退贵抽添。火力绵绵九转后,
药物始可成胎仙。一时八刻一周天,
十二时辰准一年。每自一阳交媾后,
功夫炼到六纯乾。精神来往如潮候,
气血盈虚似月魂。一毂从来三十幅,
妙处都由前后弦。专气致柔为至仁,
礼义智信融为仁。真土归位为至真,
水火金木俱浑全。精水神火与意土,
炼使魂魄归其根。先天一气今常存,
散在万物与人身。花自春风鸟自啼,
岂知造物天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气入四肢徒凋残。松竹虚心受气足,
凌霜傲雪长年青。况人元神本不死,
此气即是黄芽铅。老松可少病可健,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虚无行火候,
内景内象壶中天。须知一尘一蓬莱,
与走一叶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龟蛇千古常相缠。一朝雷电撼山川,
一之则日万则烟。日中自有金乌飞,
夜夜三更入广寒。子子孙孙千百亿,
炉鼎鸡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传,
传到天台有悟真。四传复至白玉蟾,
眼空四海嗟无人。偶遇太平兴国宫,
白发道士其姓陈。半生立志学铅汞,
万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庐山下,
摆手笑出人间尘。翠阁对床风雨夜,
授以丹法使还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盏灯。蓬莱方丈在何处,
青云白鹤欲归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为君说此末后句。末后一句亲分付,
普为天下学仙者,晓然指出蓬莱路。
破衲虽破破复补,身中自有长生宝。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或狂走,或兀坐,
或端坐,或仰卧。
时人但道我风颠,我本不颠谁识我。
热时只饮华池雪,寒时独向丹中火。
饥时爱喫黑龙肝,渴时贪吸青龙脑。
绛宫新发牡丹花,灵台初生薏苡草。
却笑颜回不为夭,又道彭铿未是老。
一盏中黄酒更甜,千篇内景诗尤好。
没弦琴儿不用弹,无腔曲子无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痴,且无一点闲烦恼。
尸解飞升总是闲,死生生死无不可。
随缘且喫人间饭,不用缫蚕不种稻。
寒霜冻雪未为寒,朝饥暮馁禁得饿。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间不爱真人号。
跨虎金翁是铅兄,乘龙姹女为汞嫂。
泥丸宫里有黄婆,解把婴儿自怀抱。
神关气关与心关,三关一簇都穿过。
六贼心如火正焚,三尸胆似天来大。
不动干戈只霎时,破除金刚自搜逻。
一齐缚向火炉边,碎为微尘谁斩挫。
而今且喜一粒红,已觉丁公婚老媪。
当初不信翠虚翁,岂到如今脱关锁。
叶苗正嫩採归来,猛火炼之成紫磨。
思量从前早是早,翠虚翁已难寻讨。
我今不见张平叔,便把悟真篇骂倒。
从前何知古圣心,慈悲反起儿孙祸。
世人若要炼金丹,只去身中求药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无人道。
但知进退与抽添,七返九还都性燥。
溪山鱼鸟恁逍遥,风月林泉供笑傲。
蓬头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满归逢岛。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时呵呵自绝倒。
云满千山何处寻,我在市廛谁识我。

伤顾学士

孔绍安孔绍安 〔唐代〕

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

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冰壶二首

钱时钱时 〔宋代〕

说著冰壶事已非,此时消息我知微。
游云断处千山出,夕照明边一鸟归。

题张德常良常草堂

倪瓒倪瓒 〔元代〕

翠壁邻丹灶,青枫背草堂。琴书聊卒岁,麋鹿自成行。

涧水流杯滑,飞花入座香。能无问津者,及此系舟航。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