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李廌 李廌〔宋代〕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阑:栏)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草,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注释
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浦,水滨。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汀草,水边的野草。
青林:喻梦魂。
乘鸾:指仙游。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
南州:南方。▲

鉴赏

  这首词,是写春夏之交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这样的景色。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这是精细的描绘,跟一般写壮阔的江涨气势采用粗线条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见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种怀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涌上心头,于是幻想就进入了枕上关山之路。只有模糊的梦影可以回忆乘鸾的旧踪。碧芜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孙游兮不归”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温馨的会面,在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这么一结,进一层透示这仅有的一霎欢娱应该珍视,给人的回味是悠然不尽的。

  这首词虽是相思怀人之作,但格调清朗疏淡,没有一丝缠绵悱恻的凄清,在同类题材中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

  艺术手法上,这首词层次分明,对比鲜明;上片写白天,下片写晚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您喜欢

因与伯氏同一僧话武夷事作诗追寄之

王洋王洋 〔宋代〕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张灯疑挂星。
山川势力有如此,择地信可棲仙灵。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时当恢台积氛雾,一日三雨时三停。
载舟撑石逆喷浪,自谓力可登青冥。
篙工榜岸遭急洒,回宿营荒宇依祠厅。
二三道士谬告别语,云此润泽来云軿。
此闻与人诵旧说,仙官下瞩如明荧。
游占晴爽恶昏滞,官去此法当伶俜。
果还近甸阻天路,一官泛迹随飘萍。
退这昔日徙南服,祝融胜掷开仙扃。
近时苏翁失定武,太行毛发无馀开。
一晴一雨告休咎,晴者人乐阴天荆。
我意神官与人异,宜以行事分膻腥。
人如阨弃神变厌,世间利达真芳馨。
穷通兼忘扶正直,人知戒劝思常经。
有如神意本不尔,人意忘卜欺愚听。
黄钟太吕绝世韵,扣击距跃嗟短莛。
心知得路适远意,愿结茅庐当寒汀。
真游适远未可必,遥寄此语通丁宁。

养生

陆游陆游 〔宋代〕

武丁命傅说,治国如和羹;天亦命放翁,用此以养生。
抑过补不足,辅相其适平。
千岁汝自有,不必师广成。

游补陀

赵孟頫赵孟頫 〔元代〕

缥缈云飞海上山,挂帆三日上潺湲。两宫福德齐千佛,一道恩光照百蛮。

涧草岩花多瑞气,石林水府隔尘寰。鲰生小技真荣遇,何幸凡身到此间。

别诸生汉口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大江流浩浩,五日与子期。风潮变日暮,六日达汉湄。

人心重攸爱,酬德视其施。伊兹匪不幸,所急非睽离。

晨飙望我帆,夕也宿共涯。浮月每皓皓,逆云递逶迤。

情渊分有穷,怆子当分乖。昔为同池萍,今向东西开。

大别峙嵬嵬,林蝉暮何哀。俛首前逝波,倚舻各徘徊。

寄林运使三首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番禺城下牂牁水,亦复分流过此州。使节长瞻万里外,尺书忽到五溪头。

酸寒应念卑堪说,奇胜聊云旧所游。岭海滞公犹未召,蛮荒著我更何尤。

赏析

愁倚阑令·花阴月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花阴月,柳梢莺。近清明。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红笺纸、小砑吴绫。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送萧行人汝和还京兼答丘给事懋实见寄

谢榛谢榛 〔明代〕

柳花飞尽使车还,肯向王程有醉颜。海峤春云征战里,河梁晚照别离间。

旧交青琐每同赋,老愧沧洲长自閒。梦寐相逢论谏草,不知身世隔关山。

补到难篇终别作八句寄吴圣与长官

郭祥正郭祥正 〔宋代〕

结客元和六载春,探深碧落迹如新。寸量秋色三千丈,名写岚光十四人。

文格迥欺韩愈老,字书尤逼小王真。近来好事谁能及,我续遗音君可嗔。

偈颂一百五十首

释心月释心月 〔宋代〕

一夏三个月,已过两个月。
子细好生观,只余一个月。
说与林下人,莫空度岁月。

乙亥元日送石公泛海之交趾说法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

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