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题彭郎小姑祠
晁补之 〔宋代〕
送曹西士宰建昌
翁卷 〔宋代〕
观春
詹初 〔宋代〕
赠蓝琴士三首
白玉蟾 〔宋代〕
腊月初三日虏人攻城以强弩射退获捷
赵万年 〔宋代〕
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 〔清代〕
道中闻百舌
释绍嵩 〔宋代〕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樊增祥 〔清代〕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
张之翰 〔元代〕
贺大渊自资福住白云
释大观 〔宋代〕